江石鄉招商網訊:江石鄉,1952年置江石鄉。1961年改鄉為公社,1984年改公社為鄉。1955年并入龍源鄉,1995年分出。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直線5公里(公路16公里)面積50.9平方公里,人口0.7萬。劍(閣)南(部)公路橫穿轄區。轄江石、明鏡、西山、五臺、雙塔、天堂、梨埡7個村委會,工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農業以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種植為主,養殖業以生豬為主引。江石鄉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將每個組的山坪塘集中起來,統一組織勞動力,統一用水,統籌考慮。這種模式承包戶是全組所有的戶,但不一定是受益戶,水統一分放,組長一般是管理員。江石村三組組長房登貴拿出一份《管水條約》給我們看,《條約》對投勞、放水、管水等各環節都作出了非常嚴格的規定。當放水泡田栽秧時,由管水人員通知全組社員察看各個池塘蓄水量再決定人平泡多少,每戶泡多少則根據當年投義務工的多少決定。投義務工采用工分制,男勞動力每天10分,女勞動力8分,學生5分,遲到、早退還要扣分。對未按規定投夠義務工的,按照每個工15元的標準交納補差;在維修水利時因外出等原因未投勞但又要栽秧的,按照全體村民討論的每畝50元左右的標準交納補差。這些錢30%用于管水員工資,70%留作集體資金。因為有嚴格的制度,組織勞動力非常容易,上工也很整齊。到用水季節,竟出現了組長急著動員農戶放水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