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武當山始建于雍熙甲申年,位于樂都縣縣城東北的引勝溝內,距縣城10公里處的楊家崗村對面。武當山座落在引勝河的東岸,山勢陡峻,荊棘叢生,樺木、蒼松挺拔,生長于陡坡巖壁上。山腳有溫泉流注于引勝河中。南北兩側有曲徑可攀登達到頂峰。山頂有無量殿、磨針宮、三清殿、觀音殿、老爺殿(關羽殿),以及黑虎宮、山神土主、牛王、呂祖和百子宮、雷祖殿。夏秋季節清晨遠望,山腰翠柏蒼松,山頭薄霧朝霞,道觀殿宇在晨曦中時隱時現,時聞鐘聲四山呼應,登臨其境,如入仙界,因而久負盛名。老爺山道觀有不少民間傳說。據傳,北宋時楊家將楊滿堂在壽樂黑城子(現在的壽樂鄉境內)平叛,戰敗退守老爺山,見山上有一道觀,殿宇殘破,上書:“磨針宮”。殿內“玄天上帝無量祖師”金身已損。于是拜而曰:“如使楊某旗開得勝,當重修廟宇,再塑金身”。再戰果得勝,乃出資重修道德觀。自引香火日盛。清同治年間,因屢遭兵火,舊殿被毀,民國初年經邑人捐資和道士化緣進行了修復。有道士8名,內有坤道3名,靠香資齋化度日。“十年動亂”中又被毀,1980年以后群眾集資部分修復,但已非貌。
老爺山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日有盛會,至今不衰,屆時游人云集,善男信女上山焚香,商賈熙攘,叫賣聲喧,鐘磬齊鳴,音蕩山谷。入夜歌聲陣陣,此起彼伏。這一盛會稱“朝山會”、“花兒會”或“物資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