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湖“二月八”廟會市場一至兩年可望整體搬遷復原
近日,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泉湖二月八”廟會暨市場項目整體搬遷工程落戶衡南縣泉湖鎮紅湖村義山組。筆者在現場看到,農貿市場工地上機聲隆隆,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該工程主體工程已全面破土動工,目前正在緊張有序推進。
據悉,“泉湖二月八”始于明朝,傳說當年泉湖連年干旱,民不聊 生,餓殍遍野,天上的神仙壽福爺施法降雨,普渡眾生,救了泉湖百姓。勤勞善良的泉湖人感恩戴德為了紀念壽福爺的功績,特在農歷二月初八壽福爺生日的這天,開廟會、唱大戲、進行農事交易商貿活動、開啟春耕生產。外地眾多信眾趕至泉湖拜謁壽福爺石像,許愿求福,帶回好運,確保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經過 600 多年的歲月,一直沿襲到今天。“泉湖二月八”農產品交易以農資農具、竹木制品、耕牛交易等商業活動而聞名,輻射三湘大地乃至粵桂等省,商賈云集交易場面十分火爆,參加農耕廟會高峰期有二十多萬人,廟會持續三天左右,交易額上數千萬元,對擴大衡南區域性內需,繁榮本土市場經濟,拉動社會消費增長,特別是農村消費起到了重要作用。“泉湖二月八”廟會是湘南著名農資商貿交易文化節,成為衡南縣、衡陽地區一張對外名片,2012年已評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近年來,由于現代工業文明的飛速發展,農耕文明也在飛速地倒退,農資農具已經被機械化取代。城鄉差距縮少,在家務農人口急劇減少,現代年輕農民對古老的制作技藝不感興趣,導致許多記憶中具有濃郁民間特色的交易品種已經淡出“泉湖二月八”廟會市場;加之“泉湖二月八”市場長期占用322國道,趕“二月八”期間交通嚴重堵塞成為各級人大、政協代表參政議政的熱點難點;還有市場配套功能設施不齊備,使得農資交易項目不斷縮小、交易額逐年遞減。方方面面因素,造成歷史悠久的“泉湖二月八”瀕臨危境,傳統節日急需要保護。
為傳承和繁榮“泉湖二月八”廟會市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堅決取締馬路市場,保障國道交通暢通、改善城鄉環境、加快城鎮化建設,衡南縣借力十八大精神強勁東風,圍繞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在實施農村環境城鄉同治的政策方針指引下,著重將“泉湖二月八”農貿市場搬遷工程建設作為惠民服務來抓緊落實,進一步提升“泉湖二月八”民俗廟會品牌形象,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據“泉湖二月八”農貿市場項目負責人彭紅軍介紹,去年底在省市各級非遺保護中心大力支持下,秉承建設“湘南首席非物質文化商住示范區”為目標,以“泉湖十萬平米大宅生活”為理念,傾力打造項目占地共45000平米,總建筑面積100000平方的農耕廟會遺產保護搬遷工程,項目共分:“二月八”農貿市場、清泉欣城、“二月八”文化活動廣場。“泉湖二月八”民俗風情一條街,力爭一至兩年內將廟會各項古老的商貿交易品種都復原再現出來,展示“泉湖二月八”的獨特風情和農耕文明。(劉先衛)
通訊地址:衡南縣泉湖鎮通訊報道組 劉先衛
郵政編碼:421112
電子郵箱:qhliuxianwei[ta]18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