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大慶市東城區,地處油田外圍,南鄰濱洲鐵路,東接哈大高速公路,座落在哈大齊工業走廊中部,區域總面積208.54平方公里,轄區居住人口12.5萬人。大慶高新區于1992年4月動工建設,同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1995年以后,根據大慶產業發展的實際,分別辟建了“宏偉”、“興化”和“林源”三個化工園區,經過發展建設,目前形成了“一區三園”的建設發展格局。
經濟保持快速持續增長。大慶高新區辟建以來,主要經濟指標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6年,實現高新區生產總值132億元,同比增長20%;技工貿總收入516億元,同比增長20%;工業增加值107.8億元,同比增長25%,占全市地方工業增加值的46.4%;利稅47.3億元,同比增長21.6%;財政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16.5%。2007年1-5月,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23.3%;工業增加值55億元,同比增長25%;利稅20億元,同比增長26.6%;財政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33.9%。
主導產業框架已形成。結合大慶實際,依托資源優勢,大慶高新區重點發展了石油和天然氣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機械制造、農牧產品精深加工、醫藥六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科技含量較高、規模較大、有發展潛力的工業項目,規模以上骨干企業達到144家,年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17家。石油和天然氣化工領域,依托大慶的石化原材料、石化技術和人才優勢,強化科研開發,延伸產業鏈條,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建成了大慶油田化工有限公司、藍星石油大慶分公司、華科股份公司、飛馬集團公司等120多家骨干企業;新材料領域,重點發展了有機高分子材料及制品、高性能復合材料、新型化工建筑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等,生產出高新技術產品50余種,建設了長垣管業公司、漢維長垣公司、恒致電纜料公司等50多家骨干企業;電子信息領域,以大慶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為載體,聚集周邊的大學、科研院所的科研實力,通過自主開發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培育了三維集團、朗墨光電公司、金橋公司等一批骨干企業;機械制造領域,整合科研院所和大企業研發力量,面向全國市場,開發生產石油、石化大企業和城市建設需要的石油石化機械、環保設備、電力裝備等,培育了力神泵業公司、大豐油科集團、宏啟抽油桿公司等一批骨干企業;農牧產品精深加工領域,培育了以大慶日月星、大慶銀螺乳業公司等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業;醫藥領域,以黑龍江麥迪森制藥公司、大慶北興制藥公司、康麥斯藥業公司、大慶志飛生物制藥公司等為代表的現代醫藥產業已初具規模。
城區功能較為完善。作為集中新建區,大慶高新區按照和諧發展的新區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共開發建設了29.88平方公里,建筑面積達913萬平方米。新城區集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于一體,道路、給水、排水、供熱、供電、供汽、通訊等基礎設施實現了“七通一平”,具備了承載“大高外”項目的條件。辟建了軟件園、日月星大豆高新工業園、出口加工區、石油裝備工業園、服務外包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園區。大慶高新區主體區與大慶市東城區連接在一起,成為大慶市中心城的重要部分,全市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家具市場、醫院、建筑裝飾材料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建在高新區內,轄區實現了凈化、綠化、亮化、美化,道路暢通。一個融產業發展、創新孵化、商業貿易、科研教育、醫療衛生、居住生活、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科技產業新區已具有一定規模,大慶高新區是黑龍江省乃至東北地區投資硬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自主創新體系逐步完善。規劃辟建了大學園,建設了大慶石油學院、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引進建設了東北林業大學大慶生物技術研究院、黑龍江省農科院大慶分院、哈爾濱工程大學熔鹽技術研究院、黑龍江省化工研究院大慶分院等7個科研院所和8個研究中心。辟建了科技創業園、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創業平臺。擁有科技孵化場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設專業化智能孵化單元860個。目前,區內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64家,216個項目列入國家863計劃、火炬計劃項目,近3年來共申請專利350多項。
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和不懈努力,大慶高新區創建了相對優化的發展環境。在行政辦公和辦事方面,全面實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六項制度”,努力轉變工作方式,減化審批程序,實行“一站式”辦公、“一個窗口”對外和“一條龍”服務,提高了辦事效率。充分利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黑龍江省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優惠政策,依據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和企業投資規模、項目技術含量,對工業項目和其它大型項目實行“一企一議、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特殊扶持”政策,在資金配套、土地、技術創新等招商引資政策和措施上形成吸引力。
今后幾年,大慶高新區將以高新技術為先導,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支撐,擴大經濟總量,提高運行質量,著力打造大慶東部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和大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全力推進高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