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黛茶源自于魁特查語中的“mati”這個詞,意思是“葫蘆”。西班牙殖民者稱這種茶為“馬黛茶”,當地人稱之為“caiguá”,意思是“與巴拉圭茶有關的東西”。馬黛茶也有其它的名字,比如“耶穌會茶”、“巴拉圭來的茶”,以及“傳教士的茶”。
馬黛樹是冬青科大葉冬青近似的一種多年生木本植物,一般株同3—6米,樹葉翠綠,呈橢圓形,枝葉間開雪白小花。每年的4—8月,是馬黛茶豐收的季節。遠古的南美洲人把綠葉和嫩芽采摘下來,經過晾曬、分揀后就沖泡飲用,后來又多了烘烤、發酵和研磨等工序,就逐漸演變成今天芳香可口的馬黛茶。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發展,現在已經看不到土制的馬黛茶。市面上銷售的馬黛茶除了散裝,還有不同分量的單位包裝和袋泡包裝。成品的馬黛茶呈翠綠或淺翠綠的碎末狀,味有點苦澀。可在馬黛茶中加入草莓、蘋果、檸檬、橙子等不同的水果味以滿足不同的口味。
“馬黛茶”之所以叫茶,是因為它有著與中國茶相似的沖泡飲用方式,它與中國茶沒有任何親緣關系,完全是不同的植物來源,氣味和各種營養成份及化學成份上都大不相同。 “馬黛茶”被國際公認為是人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富含人體所需營養成分與生物活性物質最多的單科植物飲料“茶” ,享有“南美仙草”和“天賜神茶”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