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廟鄉招商網訊:五廟鄉地處潛山縣西部,與太湖、岳西接壤。全鄉總面積43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總人口11000余人,耕地面積320公頃,山場3000公頃。五廟鄉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東與國家級風景區天柱山相距30公里,南距花亭湖風景區25km,西與大別山第一漂——天仙河相距15km,獨特的區位使之成為該縣重要的邊貿集鎮之一。 五廟鄉的革命歷史,光榮而不凡。1924年潛山縣第一個黨小組在此成立;1930年,繼靖水寨暴動之后又一次影響巨大的農民武裝起義——八斗暴動在五廟吳橋掀起;1947年,以劉秀山為首任專員的鄂豫皖第一專員公署在五廟鄉成立辦公。現存的歷史文物及遺址,向世人展示著五廟不平凡的輝煌歷史。
五廟鄉資源豐富。以非金屬礦產資源為最,如大理石、脈石英石蘊藏豐富,且品位高開采價值大,大理石達0.5億立方米,脈石英石0.1億立方米,開采潛力巨大。林業資源有毛竹、馬尾松、杉樹、樟樹等。以三新生態林場為中心的速生豐產林基地,面積1萬余畝,立木蓄積量達30萬立方米。境內植被優良,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河流眾多且山勢陡峭落差大,小水電開發潛力巨大,理論裝機容量為2000千瓦。 五廟鄉海拔750米,是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區鄉。五廟鄉林業站依托豐富的山場資源,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帶動當地農民走出了一條興林致富的新路子。1995年,五廟鄉森林覆蓋率為57%,現已達86%。該鄉新造林8000多畝,封山育林37500畝,不僅改變了山村貧困落后的面貌,而且強化了林農經營管理的理念,建立了林業發展、管護、致富、高效的管理機制,使農民人均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林業。五廟鄉民風淳樸,百姓勤儉為本。農業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主要產品以茶葉、蠶桑、生姜、中藥村為主,高山生態茶場面積達5000余畝,年產干茶300余噸,產值700余萬元,有高、中、低各類茶葉加工廠40余家,該鄉是全國名茶“天柱劍毫”的原產地。桑園面積4000余畝,養蠶近4200張,年產繭3300擔,產值約250萬元,是名副其實的“茶葉之鄉,蠶繭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