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山口鄉概況
來源:安徽招商網 瀏覽:次
山口鄉招商網訊:山口以境內山口鎮而得名,古稱皖口。位于安慶市西郊,距206國道12公里,東瀕石門湖與十里鄉接壤,南臨皖河與海口鎮隔河相望,西與洪鋪鎮毗鄰,北與月山鎮相連,屬淺山丘陵地區。鄉域面積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69畝,總人口1.17萬人,轄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1個村民組。現有黨員290人、支部15個,行政事業單位16個,縣以上直屬企事業5個,個體私營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000萬元,完成財政收入260萬元。
山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公元225年就出現在正史皇帝“本記”里,距今1780年。比懷寧縣命名早185年,比安慶建城早1035年。唐宋時期,皖口兩度成為懷寧縣治之地。其枕柏子山,挾皖河,瀕長江,擁石門湖,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爭奪戰爭。最早的一次是公元214年,孫權襲奪皖城,公元237年,三國吳大將諸葛恪在此屯兵,南梁時候景領兵,扼守皖口,北宋太祖大敗南唐水師于皖口。
山口山川秀美,景色迷人。境內紗帽山,山勢奇特。中腹平緩開闊似坐氈,后背突兀象烏紗,左面山峰如雙蟠龍,右面山嶺若倆臥虎。登極遠眺,如虹大江,煙波浩渺;近望宜城,似海市蜃樓。春暖滿山杜鵑紅似火,夏涼鳥鳴蟬噪山林靜,秋色紅葉染西山,冬令風輕暖朝陽。石門湖水面遼闊,煙波浩渺,漁帆點點,少鷗翔集。“柏子晴嵐”、“石門泛秋”、“雁汊漁燈”是懷寧縣十二景的三景。獨特的山水風光,令歷代文人墨客迷戀往返。現存古詩13首,其中唐朝詩人李涉的《井欄沙、夜遇客》、宋王安石的《過皖口》、《至皖口》、《別皖口》,黃庭堅的《向皖口》、明劉基的《江行》、清方都鎬的《石門秋泛》,均成為令人擊節稱嘆的千古絕唱。明末戲劇家阮大鋮獨慕柏子山,自號“柏子山樵”。“下有七里長亭,上有五里大廟,日有千人作捐,夜有萬盞明燈”,栩栩如生地勾勒出皖口當年的繁華與興盛。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